近年来,高台县巷道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以主动创稳为重点,以综治中心为依托,采取四项举措联动,全力推进矛盾化解、隐患排查、法治宣传、重点人员管控等工作,有效提升了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,为全镇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的平安保障。
搭建“纠纷微调处”,架起矛盾化解“连心桥”。充分运用“四级七天”调解法,组织镇村干部、网格员、调解员等力量,全面排查婚姻家庭、土地纠纷、邻里矛盾等问题隐患,对一般纠纷随发现随调处,复杂矛盾纠纷协调综治、司法、派出所等职能站所联动化解,对重大问题,通过领导干部接访下访、包案化解等措施,切实把工作责任落实到人,及时进行调处化解,努力推动各类矛盾纠纷在第一时间、第一现场得到及时有效化解。至目前,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3起。
开启“法治微讲座”,注入教育防范“心活力”。坚持将法治宣传教育嵌入基层社会治理全流程,依托村社微信群、活力巷道微信公众号、入户走访、集中宣传等方式,针对近期二轮土地延包、家庭矛盾、邻里纠纷等矛盾问题开展“靶向普法”,以宣传法律法规、讲解典型案例为重点,通过镇村干部带头讲、三官一师深入讲、党员群众交流讲等多种形式,将法律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内容,让群众在轻松的氛围中增强法律意识,从源头上预防矛盾隐患的产生。
巧用“网格微治理”,串起基层和谐“大幸福”。构建“党建+网格员+辅助网格员”的网格体系,切实做好基础信息采集、日常巡查、收集社情民意、排查隐患问题等工作,对于发现的问题,第一时间协调处理,较为复杂的及时上报相关单位,确保隐患矛盾得到及时消除。同时,鼓励辅助网格员和党员群众积极参与网格治理,通过精细化的网格微治理,乡村的和谐氛围愈发浓厚,村民们的幸福感不断提升。
聚焦“特殊微关爱”,撑起重点人群“和谐伞”。针对列管的刑满释放人员、社区矫正对象、严重障碍精神患者、涉邪人员、社会面吸毒人员等,通过入户走访、电话联系等方式,及时了解掌握其生产生活、思想动态及外出动向,最大限度做好监督和教育转化工作,减少重新违法犯罪。同时,对家庭矛盾多发的重点家庭以及易引发矛盾的特殊人群,建立专门台账,定期走访回访,有效减少了因家庭矛盾、特殊人群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,为基层社会和谐稳定撑起了一把“保护伞”。